Jan. 热烈庆祝我的logseq和obsidian喜结连理
一转眼2023年在我失业躲懒和兜兜转转中结束了。虽说不论是继续在游戏公司加班,还是赖在床上用墨水平板看小说,时间都会这么过下去,但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整个2023年,好像都在不知为何而忙的忙碌中,真正在内容上的创作越来越少了。于是决定效仿一下象上的朋友们——既然做不到一周写一篇周记,那就改成一个月写一篇博客吧,这总应该更容易坚持一些吧?
忽然失去记录的地方
起因是某天凌晨,惯例的睡前看书时间。忽然对正在写的某篇同人有了新的想法,脑海里的画面越发生动,我第一时间抓起旁边的手机正要记下来,却猛地想起——因为 fly.io 平台政策的修改,我的 Obsidian 同步寄了。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,打开久违的 Logseq 匆匆写完。
至于为了恢复 Obsidian 的即时同步,我在接下来近一周的时间反复和 GPT 研究如何利用腾讯云的轻量服务器自建数据库、又最后宣告失败的事就一笔略过吧(此路大概是不通的)。而在我的 Obsidian 通过别的方案重新恢复多端同步后,我却发现我已经连续很多天没在 OB 做任何记录了;再一打开文件列表,看着失效的 Inbox 以及等待分类归置的笔记们——啊,脑壳痛。
我在 OB 找到的最早那条记录是2022年10月25号,一年多的现在,我的 OB 一级目录一共有9个,笔记总数500+,插件20个,Inbox 文件夹下有将近40篇没有读过或整理完毕的各类笔记(稍后读、零碎记录的卡片等等)……更不幸的是,我已经不想去整理它们了。而这一年多来,OB 就像我的电子文具实验田,各种便利的插件、模板、流程被我塞了进来,不得不承认,All in one 的确有种魔力。但我也在这些流程和模板里,逐渐失去“打开—记录”的动力。
我到底想要记录什么
我最早使用的笔记软件应该是随笔记与 OneNote,前者专门记录碎片式的灵感,后者只记上课与读书笔记。因为我逐渐弃用 Surface ,我开始专注寻找能够记录碎片灵感的工具。从印象笔记、Workflowy、Dynalist 到 Flomo 等等,一直到发现 Logseq。我太喜欢它的日志以及双链的展示形式,我不需要思考如何做分类,不需要考虑建立数据库,打开就写,无聊的时候还会根据双链到处跳转。OB 的双链……的确是链了,但汇总时的浏览体验实在一般。
作为碎片记录与汇总的工具,Logseq 在我心目中堪称完美了。可如此还是不够。因为我记笔记最终还是为了写作,除了随手记下的灵感之外,我还需要写作大纲,此外还需要能够方便地漫游所有的笔记。后二者至今还是 Logseq 的弱项。
某一天我在谷歌上搜索时,意外搜到了一篇介绍 Obsidian 与 Logseq 联用的文章。起初我没在意,但这个标题却在心里留下了印象。又过去了几天,忽然我一拍脑袋:这个想法似乎……还挺有意思的!
我需要 Logseq 无压力的碎片记录和优雅的碎片汇总,但我也无法舍弃 Obsidian 写作长篇笔记以及插件漫游的便利——既然如此,那我为什么不把它们合在一起用呢?反正都是用的本地文件,而且也是 Markdown,虽然 Logseq 有不少自有语法,但 Obsidian 似乎也能照顾到。
说干就干!
建立记录的流程
首先我明确使用 Logseq 与 Obsidian 的场景:Logseq 用于每日的轻量记录(Journals)、自动添加的摘录笔记(简悦)以及浏览双链;而 Obsidian 则用来进行长文和大纲的写作(比如这篇博客)以及随机的笔记漫游(QuickAdd)。
建立一个 Logseq 和 OB 能直接共用的本地库,我基本参照双剑合璧:Obsidian和Logseq联用的一些经验 - 少数派 (sspai.com) 这篇文章修改日志与忽略文件的设置。
接下来就是一些属于个人定制的部分了。例如每日记录的模板,我前后调整了好几次,秉持着越简单越好的原则,目前确定的是这个模板:
周数用的是 OB 中的语法,配合 Calender 插件来使用。用 Logseq 来创建日志的话是无法使用的,但其实影响不大,手动打上即可。而每天任何时候的想法或者想要记下来的日常,都会被记在“每日记录”的双链下。
这是我某一天的日志:
其实并没有非常严格地分类——什么样的内容必须归入“每日记录”下——像一些写作的灵感我也会直接放在第1级下,因为有双链在,所以并不担心在汇总时找不到。
最下方是用简悦自动收集的摘录,根据日期链接到每一天的日志下。
到此就完成了随手记录的流程。
在 OB 做什么
在 OB 我决定彻底忽略文件列表,只用 OB 来做两件事:写作长文或大纲,以及使用 quickadd 来漫游指定文件夹。
之所以我决定重新建库,最大的原因就是 OB。此前我 OB 中的二十几个插件,要精简起来根本无从下手。于是干脆重来,然后只挑选了诸如 Easy Typing、Calender、QuickAdd 和 Git 这几个必须的插件。同时用 CSS 代码段来实现段首空两格的显示。
而选择用 OB 来作为 Markdown 的写作工具,一是因为它对 MD 的格式包容性强,其次就是它的插件系统在手机端也可以使用。加上我主要是在通勤等零碎时间用手机来漫游笔记,所以 OB 毫无疑问成为了我的首选。
末尾的一点感想
联用 Logseq 和 OB 到现在已经有大半个月了,这期间除了在 Logseq 端折腾标注导入之外,只做了一些 CSS 上的美化,以及添加了一个卡片模板……总之是非常努力地控制自己折腾的好奇心。
总体而言还是非常满意的,把我最喜欢 Logseq 和 OB 的地方都连通了起来,使用起来也没有像之前一样有考虑内容分类的压力。因为 Logseq 的 tag 就是双链,所以到处跳转也算是回顾的一种。
最后的最后,希望明年的我不会一回头又发现它变成我的前一个 OB 库吧。
评论